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国绿色建筑的缺失 业内称需建立有效机制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凤凰网房产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6/10 14:04:39  文章录入:21cpmzhang  责任编辑:21cpmzhang

  低碳生活方式正在快速的融入我们的生活,绿色建筑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然而在中国绿色建筑一直蹒跚前行。有数据称中国每年10多亿平方米的新建建筑,已占世界开工总量的一半,其能耗占到世界能耗的40%,在这样的背景下,凤凰网房产独家对话了中国人居环境委员会专家委员、高级建筑师赵墉。

  赵墉表示中国的绿色建筑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广大从业者来说,任重而道远。我国绿色建筑的建造,大多停留在基础理念阶段,还缺乏切实可行的建造标准,这需要一个有效的机制促使大家去建设真正造福人类的绿色建筑。对于政府来说,从经济鼓励到政策引导,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而对于建设企业来说,更需要拿出建设的诚意。

  在谈到中国绿色建筑呈现的特点时赵墉表示中国绿色建筑发展趋势时赵墉表示高效益的被动式节能与高科技的主动式节能会同时得到青睐。在第一批建造绿色建筑的人们尝到甜头之后,越来越多的人们将主动融入绿色大军,建筑业总的的大趋势一定是越来越绿色。

  国际上绿色建筑的评价是有一定标准的,1997年12月联合国149个国家和地区代表通过了京都议定书,绿色建筑与京都议定书的低碳评估体系有不同,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标准。在不同的标准中布林顿标准有一定的影响力,它以六个方面的指标进行综合打分,分为白金、金银认证等级。中国于2007年推出了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据悉,世博中心是我国首次获得双重认证的绿色建筑,是有史以来第一个申请美国“力德”金奖的绿色建筑。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